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2018年6月12日载于法制日报——六安15件涉党政执行案履行完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06-12 16:40:00 打印 字号: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本报通讯员 隆艳

“当初找到我借钱时,我琢磨着他在政府部门工作比较靠谱,没料到还钱会这么难。”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居民韩先生谈起自己的讨债经历摇头着说,要不是法院出实招,估计这钱还有得拖。

韩先生口中的他,是六安市公职人员陈某。3年前,陈某找韩先生借款15万元,但一直未还,当起了“公职老赖”。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金安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多次约谈陈某,都没有效果。近日,法院决定对陈某实施拘留措施。陈某慌了,连夜筹款,第二天就还了13万元,承诺余款6月底前一次性还清。

由于身份特殊,涉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执行案件一直是执行难点。

“过去遇到党政机关不履行的情况,法院不好拘留其主要负责人,多以沟通为主。沟通不了的,往往没有更好措施。”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孙全明说,六安市委推动形成由党委政法委牵头负责、各部门有效联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公安、国土、房产等多家单位主动配合,在职权范围内为执行工作“开绿灯”。法院打出“组合拳”,约谈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和申报财产及申报不实的涉公职被执行人,约谈无果的,将情况反馈其领导督促履行。仍不履行的,法院对其扣划存款、冻结工资或住房公积金,查封其房产及其他财产,按法律程序评估拍卖。同时,将“公职老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限制高消费。

与多名“公职老赖”交过手的霍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王刚说,“新官不理旧账”是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难的突出原因之一。一些党政机关负责人多次更换,以对过去事情不熟悉,与自己无关为由,拒不履行还款义务。

“种种理由都不能成为党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当‘老赖’的借口,法院也不能因为其公职身份就手软,相反更要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展示法院执行攻坚的决心和信心,让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没有例外,不享受特殊优待的理念根深蒂固。”孙全明说。

在打击“公职老赖”行动中,六安法院对于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的涉公职被执行人,符合拘留条件的,依法采取拘留措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或有当事人提起自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部分县区还取消了“公职老赖”干部提任、评先评优、人大代表等方面的资格。合力攻坚之下,截至5月底,六安法院梳理出的15件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全部履行完毕,结案标的额712.28万元;清理出的涉公务人员执行案件,50.6%履行完毕。

责任编辑:六安市中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