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皋法青年
皋法青年说(第二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12-30 11:44:34 打印 字号: | |

导语:在院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市法院自今年8月起正式成立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青年干警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为充分展示青年干警学习成果,营造浓厚的机关学习氛围,市法院官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皋法青年说”专栏,将于每月常态化登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优秀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等文章,激励全院青年干警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成长。

十一月份学习心得选编

文学与人生

——善恶视角下的人性思考

青年理论学习第一小组 李洋洋

自古以来就有着对人性善恶的辩驳,这是一个古老的学术问题。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而性善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仁”,而小说《花腔》主人公葛任原名就叫做葛尚仁;荀子则因为见到了太多的残杀与邪恶,社会混乱,提出了性恶论。自此,中国古代对性善和性恶的争辩就没有停止过,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利己和利他是属于矛盾的一体两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相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个人是这一组矛盾的统一体,又兼具利己和利他的双重价值追求,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时代背景时,会做出不同的人性抉择。

葛任即音同“个人”,就隐喻利己和利他这一矛盾体的统一体“个人”,“个人”具有深刻的辩证象征意味,个人是决定利己还是利他的关键性因素,是坚持宅心仁厚的底线还是坠入邪恶的深渊都在于个人的决断。

小说情节也是通过对主人公葛任生死情节的叙述,揭示利己与利他的转化脉络,在那样一个黑暗的时代(20世纪40年代初),面对再平常不过的死亡,会对活着产生一种极尽的奢求,人会自然而然从利己主义视角下突破善恶的底线,做出趋利选择,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人类的亲情、友情、知识、良心都会被生存的欲望所取代,利己主义将占上风。

小说中对于葛任的描述是通过三个叙述者(白圣韬、赵耀庆、范继槐)的回忆来完成的,时空设定是呈一条纵向的直线,在谈论葛任生死上几乎没有交叉点。他们对葛任生死情节的过分描述以及刻意回避死因死状等信息透露了一个隐含的信息: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会释放大量“烟雾弹”,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叙述。他们的叙述与其说是追忆葛任的生死情节,不如说是为自己行为寻找借口,他们在有意识刻意扭曲或杜撰事实,对真相争相避讳、闭口不谈,残酷剥夺他人生存权利,倾轧个体生命。因为,葛任的死与三个叙述者息息相关,或者可以这样说,是三个叙述者合力谋杀了葛任。

在整个小说中,我们不难从飘忽不定的叙述中嗅到利己主义的刺鼻味道,这种味道的载体就是花腔,就是小说的主题,在这种花腔式的叙述中,小说主人公葛任即“个人”如沧海一粟,根本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花腔式的掠夺了生命,哪怕是这个“个人”曾经救过“刽子手”的命,范继槐曾说过,在长征之前,葛任曾害怕范继槐被清洗,曾劝其离开,让其逃过一劫。但是即便如此,也难唤醒人性向善的一面。

作者的意图也是想通过叙述者们“花腔式”叙述呈现众生相,深藏着对人性的鞭笞,进而唤起我们对历史、权威、伦理制度的反思与质疑。李洱说:“在我写作《花腔》的最后一段的时候,我特意提到了“爱”这个字眼。由于意识形态的积弊,“爱”这个最纯朴的字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许多人那里, 变得含混和暧昧了,它变成了借口,变成了花腔。可以说, 我写作《花腔》的一个重要动机, 就是对各种意识形态上的积弊进行清理和辨析。”“意识形态上的积弊”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封建文化遗毒中的阴谋思想体系。

整个小说的利己主义主线在花腔式的叙述中得到演绎和发挥。那么葛任代表的无数的“个人”为什么不反抗,而选择从容就义呢?正如作者李洱先生接受环球人物杂志采访时所说,“所有作家都是弱者,是因为他理解别人,他理解别人为什么欺负他,他能看到对方的合理性,他事先接受了这种合理性,这并不表明他没有态度”,所以,葛任虽然愿意接受死亡,但他也向范继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说,“抗日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然后就是内战,到时候老蒋会兵败如山倒,败在共产党手下。”最后证明,葛任的态度确实是对的,也象征着“个人”对抗利己主义的胜利,象征着代表利他的共产党人战胜代表利己的国民党人。

作者以小说中“我”的身份写了“尾声”,深化了利己主义视角下善恶选择的意义。尾声中说,《逸经》《民众日报》《申埠报》《边区战斗报》刊登的都是关于葛任信息,都是对葛任光荣战死的颂扬,这象征着人性的归位,积极宣扬葛任的光荣事迹,给人以一丝暖意,预示着春回大地,预示着黑夜中的光芒,但这种人性的归位仅仅只存在于这几张报纸的文字之中,似乎又微弱了些。小说的最后,白凌追问川井为什么没有把葛任死于大荒山的消息传播开去,虽然没有得到川井的答复,但是也足以象征着人们对于真相的执著追求,象征着对于小说中“花腔式”叙述的事实的怀疑与挑战,和敢于同“利己主义”作斗争的斗争精神。最后范继槐的话,打断了白凌和川井的谈话,似乎有意为之,用一句“花腔”式的模棱两可的话,将真相再一次的予以掩盖,象征着利己主义的恶源不会消失,依然会在社会中滋生、传染、壮大,会继续和利他主义的善的“个人”展开殊死较量,人们对真相的探寻不会一帆风顺,人性的归位将成为漫漫长路,甚至是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就像葛任的代号“o”号,利己与利他将相互转化,谁也战胜不了谁。但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作为一个“个人”,你必须得有态度,始终坚持人性的良善。

读《“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有感

青年理论学习第二小组 郭国

最近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又名《“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属于心理学、哲学类范畴。贯彻全书的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一智者、一青年两人对话体呈现。智者代表阿德勒,青年就像你我、处于迷茫中的年轻人。

查了下,阿德勒生于1870年,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因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不认同,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12年改称个体心理学会,主张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

虽然已经过去一百多年,阿德勒的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思考的是,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处在何种发达程度、何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性、人心、人际关系等等,变化并不大,还是一样地活得自卑、自信、虚伪、真诚、不幸、幸福……还在探求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分享一下书中一些有意思的说法。

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挣脱“过去”的束缚。阿德勒的学术观点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他坚决否定原因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阿德勒否定心理创伤学说,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爱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简单小结,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改变。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挣脱“未来”的束缚。很多人雄心壮志,目标远大,觉得将来如何如何,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阿德勒告诉我们,要挣脱“人际关系”的束缚。他认为,“不幸之源在人际关系,幸福之源也在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轻松起来。”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人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持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因为如何如何,我不行。”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自我接纳”,这也是本书主标题“被讨厌的勇气”的由来。

评价体系和心理机制,就是牢固的“围城”,你我都无法超越。但是,领悟了背后的道理,我们可以鼓起勇气,平静的面对“被讨厌”,“自我接纳”,做好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卓越。

读书学习心得

青年理论学习第三小组 蔡金贺

《被讨厌的勇气》通过哲人与青年对话的方式像我们讲述了哲人对人生的领悟和洞见。其中,二人讨论“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时,哲人指出“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强调的是我们要有敢于改变自我的勇气,要勇于作为。这就让我想到,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政法干警也是同样如此,不能天天怨天尤人,而应当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积极努力作为。

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就要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少应酬、多学习、多充电。通过加强学习来克服本领恐慌、树立本领自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到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强化担当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以紧抓、快办的效率完成各项审判工作任务,坚持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工作不拖泥带水、不推诿扯皮,努力使每一件案件的办理高效、公正;要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真正做到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旗帜鲜明、挺身而出,在各种诱惑干扰面前善于拒绝、敢于抵制,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负责,勇挑重担;要弘扬实干精神,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干工作,以心无旁骛、一抓到底的韧劲抓落实,顽强拼搏、敢闯敢干,不怕矛盾困难,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要强化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警,还要甘于奉献,这也是我们党员区别于一般群众的重要表现,要对自身承担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对党的各项事业不求回报地付出。当前,在价值日益多元的时代,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多、肩上的担子重,只有不断增强奉献意识,才能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心、对审判事业的进取心、对个人名利地位的平常心,才能始终做到对待工作不懈怠、不浮躁、不推脱,把全部智慧和力量都倾注到审判工作当中。

活在当下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青年理论学习第三小组 张丹

近年来,原生家庭不幸论比较火,成为许多人自我发现、评价的理论依据。诸如,因为是女生,从小生活在父母亲戚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下,所以一直不被重视,导致成年以后的自己与人交往很敏感,总是在意别人是不是重视自己,从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寻找蛛丝马迹,无限放大,让双方筋疲力尽。又如,自己是计划生育超生的孩子,从小寄养在亲朋好友家,几经周转,没有得到父母过多的疼爱,看别人眼色生活,以至于长大后与人交往,习惯性迎合他人,以获得认可和喜爱,但内心却不快乐。影视剧《欢乐颂》的樊胜美和《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就是中国家庭重男轻女的事实还原到屏幕里,还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引起许多观者共鸣。

人们热议着原生家庭的种种,为自己或他人现今生活里的不幸和个人挫败寻找原因——“哦,就是因为我(他)小时候经历过得那些事儿,导致我(他)今天变成这样,唉,真可怜。”独自顾影自怜或几个朋友在一起抱头痛哭。

然后呢,生活在继续。可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变得多么幸福。

这种原生家庭不幸论的理论根源来自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学说。他的原因论主张长期以来帮助许多人寻找到不幸的根源,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而另一位心理阿德勒却不以为然,他主张目的论,即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也就是说无论每个人经历了什么,都不能以经历决定我们现在的幸福与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身的经历。所以,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过去的经历呢?

在我看来,过去的经历是无法抹去的,无论好坏。尤其是遭受过非人的经历不可能说完全忘却。人有自我疗愈、保护的机制,就如同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一样,不去学校是一种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会形成习惯,甚至延续到成年,就如同书中提到的不愿意出门的青年人。可是,青年人永远不出门并不能使得他获得心灵和身体的上完全自由、放松。如果他一味沉溺于我现在不出门就是小时候受过暴力伤害导致的,那么他就永远无法出门。需要解决的现实困境的是如何走出去?所以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确实是关键。不否认他过去经历的不幸以及造成的伤害,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不出门的理由。想要改变,在社会生活中自由的与他人交往,就必须得承认,过得经历的确造成的不幸,但是我不能让这种不幸一直延续,过去的过去了,我要自己决定今后的生活,尽量不受过去影响。如果能够树立这样的信念,慢慢从原因论中走出来,不纠结过去,放眼未来,或许能够活得轻松。

所以,我认为,看待过去事件的态度影响着我们怎么过好当下的生活。不要纠结过去的不幸,放轻松一点,活在当下。因为,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责任编辑:六安市中院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