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皋城大地乍暖还寒之时,疫情突如其来,市委、市政府一声集结号角,市中级人民法院7个党支部、100多名党员干警,迅速奔赴“疫”线战场,用自己的坚持和守护,誓为人民群众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一面面党旗猎猎飘扬,一枚枚法徽熠熠闪光,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战“疫”故事。
志愿者的“光芒”
本期作者:
市中院执行局副局长 张西湖
自4月11日至今,与同事们一起到城南镇参加抗疫工作已有十余天,在市区镇村各级多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城南镇疫情防控从最初的多点突发到实现社会面清零,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此期间,作为包保裕苑小区6号楼的责任人,目睹了社区工作的繁琐复杂和志愿者的舍小为大,深深感到基层防疫工作的不易和困难挑战面前的团结一致。在此,将所遇见的一老一少两位志愿者的事迹分享一下。
初到小区当天下午,便参加包保楼栋的值守,因为是封控单元,住户们都在里面足不出户,外面除了镇里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在为当晚的核酸检测做准备外,还有一个穿着红色志愿者背心的瘦小男孩拎着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来来回回,尤为显眼。
一同值守的镇干部小马告诉我,这个男孩姓周,是社区志愿者,主要工作是为小区居民购买生活必要物资,封控单元的还要送到户。看着他稚气未脱的脸庞,趁他休息时我问他上高中还是大学,为什么想当志愿者?他笑了笑回答我,“已经不上学了,因为就住在小区,疫情期间想为大家做点事。”我又问,“帮居民买菜是不是像外卖小哥那样收点跑腿费?”小周说,“既然是志愿者怎么可能收费呢?”他的回答反而让我觉得尴尬起来。
正说着,一位业主因为东西买错了打来电话抱怨,小周和我示意一下,便匆忙离开帮他调换了。
由于社区志愿者不多,每次给封控单元送菜,我都把小周喊着,他是一喊即应,从不推脱。这几天温度近30度,每次和我换上防护服去给居民送菜,小周总是顺手把垃圾一并收回,多干点事对他来说,仿佛理所应当。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天小周要汇总至少几十户的购物清单,然后分次去一公里外的超市购买,回来后分楼栋通知、搬送,一天的工作量相对于他一米六左右的瘦弱身躯,并不容易。有次,镇里的小马打趣他“小周好好干,回来向镇里汇报给你奖励”,小周笑着说“奖励我不要,给我发个志愿者证书就行了”。
疫情值守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尤其是封控时间久了,居民开始抱怨,而且我们值守的小区属于回迁安置小区,里面不少居民原本是习惯耕作的村民,在小区外还有菜地要看顾,所以值守时与居民之间劳费口舌是家常便饭。
党员志愿者朱老先生
作为封控楼栋包保人,遇到核酸检测还要与医务人员一同逐户采样,以防遗漏。在志愿者不充裕的情况下,社区就地号召小区党员协助值守。这样,我又遇到了一位在党50年的朱老先生。
朱老先生是位健谈的老人,今年已经76岁,1969年入伍,次年入党,退伍后回到原城南村委会,开过拖拉机,后期孩子大了,不甘寂寞,帮人干些闲活。
值守空闲时,老人会主动和我谈些当年的经历和自己对时事新闻的看法,谈朝鲜、越南战争,聊乌克兰局势,虽不够全面完整,确包含着自己的个人想法。尤其是谈到国家和共产党的发展,老人是一番赞美,对于当下的生活更是满意,并且拿出“在党五十年”纪念勋章向我展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考虑老人年龄大,我总想劝他没事时可以回家休息,我有事时再过来替一下即可,老人果断的说,“你们是来帮我们的,作为一名党员,我来帮助值班也是应该的!”甚是铿锵……
时至今日,虽然疫情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坚信总将会有“疫”去无影踪的那一天。这里面有许多像小周和朱老先生这样很平凡的志愿者们在默默付出,像点点微光汇而成炬,时刻温暖着你我、照耀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