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正面回应这些热点话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10-18 09:12:28 打印 字号: | |

17日上午,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发改委:要避免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着力疏通卡点堵点,振作工业经济,畅通经济循环,有效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一些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围绕着不断提升我国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正在持续推进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锻长板、补短板。一方面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我们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5年行动计划,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过程中,打造一批优势长板产业,提升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聚焦国计民生、战略安全等关键领域,紧盯“卡脖子”薄弱环节,按照“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一体推进短板攻关、迭代应用和生态培育。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

二是稳定工业生产,坚决避免疫情防控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努力确保工业园区有序运转,企业能够正常的生产经营,持续抓好物流的保通保畅,着力做好能源原材料安全保护。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提高全产业链的运行效果,强化统筹布局,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了产业集群梯次发展的体系,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的引擎。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我们反复强调要深化开放合作,促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外资加大高端制造、高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创新发展,务实推动国际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还要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用好各类多边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持续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

五是强化风险防范,着力推动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疏困解难,进一步释放政策的效果,加强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持续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地责任,力争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切实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明显回升,这些领域订单大幅增长

赵辰昕说,今年以来特别是3月、4月和7月,受外部环境、疫情、极端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月度之间有所波动。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接续政策果断推出,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在不断恢复,整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赵辰昕说,从目前掌握情况看,中国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的表现依然突出。“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赵辰昕说,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充满机遇。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潜力。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基础条件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他说,我们实行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撑了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薄弱环节、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支持力度,政策也在加大。在这些政策措施带动下,最近我们做了很多监测,我国的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项目订单都在大幅增长,这些都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难得机遇。

赵辰昕表示,在社会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中国,发展机遇无处不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相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方向,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稳向好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国家发改委:有人认为中国要搞自给自足,这是误解

赵辰昕表示,这个问题涉及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和认识问题。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外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认识、理解误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对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他表示,国内外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大幅收缩,甚至要搞自给自足,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我们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促进市场经济建设、丰富市场供给、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创造了条件,有力改善了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也促进了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赵辰昕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了逆风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但我们认为,世界绝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仍是人心所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我们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决不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全球化向包容、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构建同大国实力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在回答关于“国家储备”的提问时说,国家储备不断发展壮大,制度体系持续健全,为应对重大的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立足新的征程和新的形势,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强板、讲优势,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合的国家储备体系,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丛亮说,具体有三个方面的重点:

第一是完善国家储备的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原则,加快建成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升储备现代化治理水平。坚持大储备、一盘棋的观念,完善中央和地方储备联动的机制,强化政策统筹和协作。

第二是进一步增强储备实力,聚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能源、应急物资等关键品类的物资储备任务,进一步夯实国家储备的价值。优化储备的布局结构,确保平时备得住、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加强国家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功能综合化、保障基地化、布局网络化、管理制度化,持续完善物资储备和调用基础设施网络。

第三是充分发挥储备工作,立足两个大局,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的方法,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探索完善国家储备市场调节机制,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维护初级产品供给的安全和稳定。

国家能源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说,今夏极端高温和极端干旱天气叠加,导致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用电紧张情况,我们及时采取措施,有效予以化解。新形势下,将在进一步夯实常规能源保供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具体包括五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形势监测和运行管理,提前研判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供需形势,做细做实保供方案,实行全国煤炭产量日调度机制和价格库存监测机制,加强重点煤炭企业产量直接调度,督促各类电源机组应开尽开,充分释放各类大电网库省区供给能力。

二是签订压实煤炭安全保供责任书,对有关省区完成产量、调输量进行激励和约束。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在1.7亿吨以上,处于历史最高位。

三是加强煤炭电能产量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国新投产各类电源装机超过2.7亿千瓦,新增向中东部送电能力在2000万千瓦以上。

四是推动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供给能力,不断完善油气进口保障体系。目前国内原油产量连续三年增产,天然气产量连续五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油气储备能力稳定提升,市场供应底气进一步增强。

五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其中,将加快推进西南大型水电站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沿海核电,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不断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

他表示,目前北方地区正在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正会同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我们要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责任编辑:六安市中院管理员